第358章,旅长的新任务-《签到在亮剑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旅长在院里的树下,背靠着大树,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一根没有滤嘴的香烟,抽着抽着就把烟丝吃进嘴里了,他还浑不知觉。
    三八六旅的驻地又换了,好在冈村宁次发起的大扫荡已经告一段落,目前来看还能安宁一段日子。
    但眼下的情形依旧不容乐观
    尤其日军搞出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,杀光烧光抢光,不给根据地老百姓一点活路。
    为了应对这一次扫荡,八路军站出来掩护老百姓撤退,与日军进行了大小上百次的战斗。
    人员,武器和弹药,都有较大的损失。
    尤其武器弹药,阻击战很难从鬼子手里缴获弹药,八路军的弹药是用一点少一点,非常难补充。
    想要重新恢复到一个月前,不知得打多少场游击战,最起码又得积攒好几个月了。
    “旅长,中条山分军区发来的电报。”
    电报员跑到面前,把抄写的电报递了过来。
    旅长接过手瞧一眼,原本愁眉不展的脸顿时有了笑意:“好啊,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。”
    屋里的王政委,刚才就听到电报员在院子里喊,听到旅长说是好消息,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    “什么好消息,能值得你老陈用一个最好来形容呢?”他笑着问。
    旅长扬了扬手中的电报:“兵工厂子弹生产出来了,第一批次第一千发,刚刚经过验证,全都是优秀的好子弹。
    你说,这是不是值得庆祝啊!”
    王政委顿感高兴:“好啊,那这确实值得庆祝,两条生产线,都是日产万发,咱们部队的弹药匮乏问题,很快就能够得到缓解了。”
    一个一千人的团,一个人二十发子弹,全团就是两万发子弹。
    这样虽然不足以打残酷的阵地战,但是打打游击战已经绰绰有余了。
    兵工厂一个月能生产六十万发子弹,起码够武装三十个团。
    八路军一共才一百多个团,三个多月就能补充一轮弹药。
   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
    旅长眼下头疼的弹药匮乏问题,立即就能够得到缓解。
    旅长狠吸了一口烟,火都要烫到手指了,才扔到地上踩灭。
    “给李云龙发电报,我只给他十天的时间,送二十万发子弹来。”
    “是。”
    电报员立即转身,跑步回电报室。
    王政委说:“这件事恐怕不好做,这一路上又是日伪军又是土匪,二十万发子弹,就怕路上会出差错。”
    专家张继明被土匪劫了一回,死了五个战士,要不是土匪要拿他绑票勒索一笔,可能早就让杀了。
    丁伟带着新一团掩护后来的人员和机器,一路上免不了应对日伪军的关卡。
    新一团破坏关卡袭击据点,打了三场仗,才掩护了人员和机器的通过。
    李云龙为了运送子弹,再搞上一回,日军就是傻子也会明白过来不对劲儿了。
    问题这不会是一锤子的买卖。
    以后再想通过这条路,可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了。
    旅长琢磨了一下,“说的对,看来应该得把这条路周围的地方,发展成咱们的根据地,把不稳定的因素都清除了。”
    王政委提议说:“问题还是交给李云龙吧,他在中条山发展了一个月,部队都膨胀的厉害,也该让他动弹动弹了。”
    提议正符合旅长的心意。
    刚刚经历过反扫荡的部队,还需要休整一段时日。李云龙办这件事情正合适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李云龙接到两份电报的命令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    之前有多高兴,现在就有多头疼。
    但这事不能让他一个人头疼,他对着在场的三人说:“上级的命令有了,发扬下民主精神,你们都说说吧!”
    于大勇低头不语,丁伟也不着急发言。
    “那我就抛砖引玉说一说。”赵刚开口道。
    “二十万发子弹好解决,开足马力生产,大不了这第一批生产出来的,咱们不要就是了。
    反正兵工厂就在身边,以后补充弹药非常方便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