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做的好!” “此番我军奇袭成功,以一敌十,以少胜多,可谓大胜!” 除了二十几个人受了点皮外伤,其余无一折损! 这才是让萧策最高兴的。 池姑娘讲的“红色”故事,果然有许多妙处。 梁军要围住峡谷,人数不够的情况下,只能分散开扎营。 而这一分散,就给了萧策可乘之机。 各个击破,以少胜多。 “此战我们虽胜,但还有更严酷的仗要打,不可骄傲懈怠。” “传令!” “打扫战场,半个时辰后,往西出发。” “目标:庆城。” 战争期间,物资稀缺,敌人的军帐、粮食、柴火,吃的穿的用的,所有有用的都要带走。 前锋营每端掉一个营地,伤兵组成的后勤部队便快速收拢物资。 高效,迅速。 “将军,梁军大营在离此地六十里的平城。” 也在西边。 距离庆城只有三十里路。 “我们何不往东六十里,回安阳?” 卢参军提出异议。 安阳显然比庆城更加安全。 萧策伸手抹去脸上的冰渣,“谁说安阳一定是安全的。” 六十里路,走慢些两天也就到了。 但烈焰军被困在这峡谷一个多月,依然无人救援。 安阳,才是真正的有去无回。 “我意已决,去庆城。” 连自己人都觉得去安阳合适,那敌人也会这么认为。 虽然庆城距离梁军很近。 但最危险的地方,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。 “毁掉此处标石,做出撤回安阳的假象。” “出发!” 大雪茫茫,很快将此处的痕迹尽数掩盖。 萧策带领军队往安阳方向走了五里后,掉头前往庆城。 当他们走到庆城时,连下多日的雪,竟然停了。 天光欲将泛白。 原本有五千户人口的庆城,此时寂静无声。 没有鸡鸣。 没有犬吠。 除了偶尔飞过的黑鸟,安静得像一座死城。 萧策抿着唇,望向破败不堪的城门。 一个月前他找人探过此城周边情报。 第(2/3)页